短视频创作者生存法则

2022-10-22 05:08| 发布者: | 查看: 1| 评论: 0

随着社交平台、流媒体平台的流行,短视频正在逐渐成长为和长视频并驾齐驱的内容产业。内容生产的门槛不断降低,用户也可以成为创作者。

一、收益分成取代委托制作,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在国外,制作传统电视节目,一般是制作公司从电视台取得委托制作项目,电视台承担了大部分的投资风险。而在短视频平台的世界里,从融资到取得回报的商业模式并非如此。制作公司往往要预先承担制作费用和投资风险,其收入主要是从平台获得的广告收益中抽成而来。

目前达人在带货这块也是走佣金和制作费的模式。

二、要建立和新一代内容创作者的合作关系

在互联网,任何人都能获取制作、上传,以及向全球发行内容的技术工具。当然了,这其中的多数人只能触达小规模的观众,只有少数人可以赢得大量的粉丝和订阅。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影响力也可以穿越国界。例如我们熟知的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超过500万的订阅用户,保守估计收入5000万元;还有vlog博主你好竹子拥有200多万的粉丝。他们在开始这份博主职业以前,都不曾是什么名人,甚至连网上简历都没有。

三、在互联网上和品牌方合作会更自由,但也要小心

网络视频平台拥有触达市场大量目标用户的能力,此外,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的品牌化内容限制更少,机会更多。品牌方甚至可以投资内容制作,让内容围绕品牌定制。因此,广告商增加了在视频平台上的预算。

和内容创作者们一块为品牌做广告,这是很多红人已经在做的事情。不过对于品牌方和制片人而言,这样的合作往往会这样的困境:品牌方会忽视观众的需求,希望内容最大限度地为自己做宣传。

在网络平台的市场上,制片人的核心任务便是要为广告收入而竞争。而要成功,就得在制作能够触达目标用户的视频的同时,满足广告商和平台的审核要求。

四、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

比起传统电视前比较被动的用户,网络平台上的用户是非常主动的。内容要做成功,得具备两个因素:一是生产的内容要足够优质,让用户有兴趣看完;二是得吸引用户积极地留言评论、分享转发。

用户的反馈对于平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数据;而平台算法会优先把留言评论很多的视频内容推送到订阅用户界面的推荐栏中。

五、每一个平台都是独特的,需要量身定做的内容

针对不同的平台和目标用户,要量身定制不同的视频,而不能对一份内容进行简单的二次剪辑之后,放在不同平台。因为每个平台上的用户是不同的,他们观看内容时的行为也不一样。

这些不同,首先体现在互动性上。在上上,你得抓热点来制作视频,以获得更多的互动评论。快手上成功变现的视频要比上的更加具有互动性、社交性:快手上,视频要能够表达观点、吸引用户评论、分享;而上,观众则更偏向观看这些视频来消磨时间,不会参与太多互动。

六、“快速反应“在策划、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在一个不断演进的市场,要生存、甚至是成功,关键就是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要拥有这样“灵活”、“与时俱进”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即便是制作周期很长的动画,也需要对观众的反馈作出灵活的应变。

七、团队里,要有5%-8%的员工来专门搜集和分析数据

多数转移到网络视频生产的制作公司,要么重新建立了一个制作网络视频的部门,要么收购了专门制作网络视频的公司(有时两者皆有)。之所以这么做,有一种解释是公司很难将传统电视的工作方法运用到网络视频上。一位网络视频制片人说:“团队里,要有5%-8%的员工来专门搜集和分析数据。这和传统电视的制作团队是不一样的,后者对数据的依赖更少。”

和快手等平台有他们自己的数据工程师团队,负责算法方面的业务。他们在尝试设计这些算法,使其能为平台和合作的广告商服务。

平台不仅仅在使用数据来为广告商服务,它还分析用户数据来为自己的原创内容提供信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