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餐企都尝试多品牌化,但是,似乎多品牌也不好玩。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王品、外婆家、西贝、九毛九等。多品牌到底难在哪儿?对比发现,所有的爆发,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爆发,而产品好只是基本功。以成功率最高的王品为例,核心有两点:一是善于抓住消费者的消费轨迹,二是善于经营人才。 01 别人是创新品牌,王品是延伸优势 同样都是多品牌,但是在“多”的方法上,却有不同。西贝先推燕麦面、再推麦香村,又尝试超级肉夹馍,其间还测试社区店,目前又在力推“西贝酸奶层”,一路走得坎坎坷坷。从品类上来说,每多一个品牌,都多一种商业模式,都有不同的打法。 以西贝为例,西贝本身做正餐,新品牌走快餐模式;在产品选择上,又想把低客单价的东西拉高,做出价值感。 因此,每一个品牌,都是一次跨越,都要过一条人为拉高的坎。 以“超级肉夹馍”为例,产品也不错,价值感也做出来的。结果,因为定价问题而遭到众多消费者吐槽、抵触。 王品的多品牌,对于品类、价格,以及价值表现上,都是延伸了优势和专业度。比如,王品在大陆市场新推出鹅夫人、鮨鲜、舞渔、海狸家等多个品牌,几乎推一个成功一个。 秘诀就在于王品找到了做多品牌的“十字型战略”。 这个“十字型战略”有两大核心: 一是客群,是围绕同一客群的不同餐饮品类需求做品类多样化;比如,舞渔客单价134元(大众点评显示),鹅夫人客单价128元(大众点评显示),可能是同一类客群的不同需求。 另一个是品类,对同一品类不同价位需求的人群细分出高、中、低价位的品牌延伸,聚焦品类。 简单说,就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优势延伸,用一个成功激发又一个成功。比如鮨鲜、舞渔和海狸家都做日料,是同品类不同价位的品牌。 品牌只是满足消费者品类需求的工具。 王品各个品牌最核心的,就是找到每个品类的价值,以及消费者目前需要什么价值。什么品类可以满足这个价值?这就是方向。 02 用消费者洞察创造精准需求 创业不是盲目的试错,而是有目的实践。 多品牌的目的是追潮流,还是发现新商机?其实取决于你对消费者的理解有多深刻。 怎么同时操作25个品牌? 王品的策略是先找消费者洞察。找到之后,就能找到赛道,也能找到做什么品类跟品牌。 有了消费者需求,才能创造价值。紧接着就是找到所在品类的价值,然后创造高级竞争。 以“鮨鲜”为例。日本料理的核心是新鲜,所以可以从鮨鲜的产品概念,包括海胆作为主打产品,36小时长崎直送的海鲜,以及旬料理(每个季节能吃到的最新鲜食材料理),都为“新鲜”这个关键词加分。 不好的海胆不卖,宁愿报废产品停售,这就是当时品牌创立时定下的规矩,这个规矩会产生成本,但他们把这些成本看作品牌投资…… “鮨鲜”甚至还推出了海胆天妇罗,是把新鲜的海胆做产品延伸。把它做好后,上桌速度必须越短越好,否则外面的温度又会逐步把里面的海胆熟化掉。服务员送上桌,任由客人聊天之后再吃,一样会造成熟化过度的效果。 门店还原了日本的记忆。装修大量复制日本元素,让消费者觉得更逼真、有回到日本的感觉。 比如,在餐厅候位区,复制了类似日本神社的概念。 顾客通过抽签选对应的祈福牌,背后就会翻开一句话,告诉你惠比寿神给的回应。 同样,制服也回归了一般日本料理店少用的日本剑道服,一看就非常日本。衣服背后放上了鮨鲜的超级符号惠比寿神,它是日本七福神里面的财神。 因此,“鮨鲜”开业就成品类黑马! 03 别人是先做事再找人 王品是先找人再做事 不管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能够实现“爆发”,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爆发。 然后从运营主管里选出适合这一品类运营的人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