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龙猫分享,仅代表原作者立场
分享主题:借力大V背景从0打造个人品牌
分享人 :龙猫
分享时间:2 月 14 日
分享地点:高三群
首先很感谢财神团队来邀请我做这次分享,财神大咖会都是大佬,我可能还算不上是一个高手,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高手三群的龙猫,在北京一家做本地生活服务的创业公司做网络营销总监,已经过天使轮了,95 年,今年 22岁,尊师是阿芙精油成名时的营销总监波旬。
加入财神大咖会,完全是因为认可财神这个人,我是一个企业领域里的营销人,跟群里各位做流量做变现的大佬可以说不在一个频道上。
邀请我来做分享的时候我还跟客服说,我如果讲讲企业公关和企业全案,或者事件营销,会不会被扔西瓜皮?所以有关于这方面的事,群里有企业里的人可以私下找我交流。
这次的分享是如何借助大 V 背景从 0 打造一个个人品牌,这也是我能 22 岁就出任企业营销部门高层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那是另一部 7 年的爱恨情仇的史了,扯起来就长了,我分享完有空八卦的话可以八卦一下,没情人的留下吹吹。
财神去年在群里分享过自己的创业经历,他的价值观是做人做事要懂得分享,只有你开始分享了,才能聚集到更多有用的人,更优质的人脉,更多的信任,那你变现的途径自然就有了。
哪怕就是卖个苹果,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财神卖的就有人买。去年我并没有加入财神大咖会,也没听过财神的那次分享,但是无独有偶,我的成长路径与财神几乎是一样的。开始的时候自己做网络项目,那会才 17 岁,天天不出门干了三个月挣了几个小钱,没多久就花完了。
后来在大学念书没太大意思觉得不实用,竞赛班尖子生学生会副主席,第二年就退学了去搞点事,进过工厂当过小干部,进过卖软件的公司当过销售,当销售的时候把公司技术干走了,又把公司运营干走了,接着把美工也基本上干废了,第二年做到营销部负责人位子上。
那会公司是做微信代运营和三级分销的,我接手过来操盘了聚龙粮油集团,同仁堂天津分公司,和一些小企业的案子,还参与了一个半传销的盘子,那个盘子现在一个月现金流百万应该有了,干传销的,就是比干正规项目的强太多。
从学校出来几年,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学的,自己测试琢磨的,学习过程中在知乎拜读了很多波旬的文章,波旬是知乎营销领域里 20 多万粉丝的大 V,关注了公众号一个多月,他开始做学习型社群,我立马就掏钱入了坑。
如果说营销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大部分人在低层,波旬这种在中层,科特勒那种在高层,一般来说,低层的营销就基本足够日常,中层的营销能有一个相对颠覆的提升和视野,高层的营销只有 500 强玩得起,中小企业基本都玩死。
我花钱买过好几份各种各种的培训课程,比如踏浪 100,三节课,逻辑思维,老徐什么的,从分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落地的经验来说尊师波旬是最好的,架子最小,且平易近人,有几个学员大学刚毕业,在波旬指点下都进了 4A 公司,起点颇高。
所以选择圈子和跟对人是重要的,好的大 V 会大大节省你拧水的时间,有些大 v 的东西拧完水就没了,财神哥这样的大 V 干货多,但是不好借势,因为财神哥很少见出来聊天,也很少解答群里一些问题,不像尊师波旬白天可以随时艾特。
说回来,借到大 V 的名气和背书,起码在大 V 的粉丝里,就等于有了大 V 一部分的公信力和势力,入坑几个月后我用我的网名龙猫命名,做了一个龙猫指数,就是把大 V 的思维框架变成了思维导图,然后用思维导图去拆解分析品牌营销活动。
开了一个公众号,因为财神的规矩,这个号我不能在群里说,想看的可以之后私信我,推给你。尊师波旬夸了我一句,这个龙猫指数真牛逼。然后我就把群昵称改为“首个被夸牛逼的学生-龙猫”。
这个名字符合营销学里的“定位”,说的是如果你要做品牌,就要做一个领域内的第一且唯一,因为受众大多只能记住一个。
首个被夸牛逼就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好的定位,当然如果说你要蹭一个大 V 的话,不能首个被夸牛逼也没关系,你可以被骂,也可以被指点,也可以被私聊,总之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很显眼的定位,一下就可以被记住。
自打我改了这个名字,并且做了个人公众号,就相当于树立了一个个人品牌,品牌的背书就是波旬。
波旬的粉丝每次看到我挂着这个名字出来跟大 V 交流十分频繁,都认为我的实力可以得到波旬的认可,水平一定是非常高的,再加上我平时的一些作为,身边也聚集了一批人,比如西贝的副总裁,蓝标的总部经理,4A 的设计师,天猫的小二等等各方面的人。
说一下我平时具体的积累人脉和资源的方式。
每两周波旬会由学生投票选择课题,根据课题备课,再投票选择一个上课时间,上课的时候全程文字,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打断。品牌有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定义,就是谁喊得声音大,谁卖的货多,谁的定位清晰独一无二,那谁就是品牌,其余的都是杂牌。
我第一个出名就出在打断次数最多,问题最多,问的速度最快,问的问题最深入,到现在为止上了应该十五节课了,很多人进群之后其实都不看课程,因为波旬的脾气,是不屑于像李叫兽那样设一个奖励批改什么作业的,也不会要求正经上课,所以整体氛围比较松散,比较土匪。
一开始也没人知道我是谁,我就每次上课结束以后,都把课程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加入我的经验和思维,加入波旬引用的别的内容,加入我的课间问答,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然后发送到群里一个 PDF 版本或者 PNG 版本,第一时间需要思维导图的需要加我好友,备注好自己的地区,从业状况和称呼。
一个礼拜之后我就会把思维导图传到群文件里去,后缀写上龙猫版,打开群文件就被龙猫版刷屏,后来的人想复习也只能下载龙猫版导图,口碑很好。就这样积累下群里一半以上人的认可还有他们的资源情况,我就是提供了一个价值,并且把这个价值去无偿的分享。
第二个出名就出在自媒体上,上面已经说了,我第一个把波旬的思维框架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案例,一方面是我个人视野和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我为波旬的粉丝提供了一个价值。因为波旬的知识面很广,讲的又很精简,所以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不了的,经常出现到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在提问在交流。
做营销的内功,在于超出预期的满足受众的懒,贪,装。
所以我做的这个龙猫指数,用尊师波旬的营销思维去解读拆解品牌营销活动,然后给出一个指数,这个指数中最大的基数是预算,它提供的价值。
第一个是懒,大 V 的粉丝懒的去把一大堆晦涩难懂的知识揉碎消化成为自己的,所以我揉碎之后喂他,也有别的人用这种方式,就比如有些人他会把大 V 所有的文章整理完,再要求加好友私信发送,这也是一种玩法,能快速积累下资源,也满足了懒。
第二个是贪,大 V 的粉丝希望自己能把这些知识都学到,所以我整理好之后给他。
第三个是装,大 V 的粉丝需要去跟别人吹牛逼体现自己水平的时候需要案例,所以我写好了给他。
满足懒,贪,装这三个思路是改变消费者决策的基础,就像市场营销的基础是 4P 一样,但凡有人性的地方,都可以应用。
我讲一个简单的,比如说大众点评上,有 60 家店铺提供拍摄商务照的服务,高低不同,其实我不是很敏感这个价格,看了一圈,有一家是第二贵的,他的展示头图我看了以后,觉得价格再高一点五倍也没问题,很有冲动去购买。
我马上冷静 10 分钟,回忆在我购买冲动产生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现是因为它的头图,是把商务照 P 到了一本商业杂志上,而其他的 59 家都是白底或者灰底。用理想形象这么一个原理满足了装,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改变,成就了他全北京第一的销量。
我做这些,做了半年多,全部是免费的,而且会在群里随时解答一些新人营销方面的疑惑,我新发一篇文章转发到群里,必然会跟一个红包在后面感谢观看,就像财神说的,要先散财聚人,提供价值,不需要你推销什么产品,你的粉丝有需求会求着你卖给他。
我现在经常会有粉丝问我,你这有什么什么资源吗?我一般都是免费对接,有时候还代办,本身也没多少钱。有些人会像财神哥说的一样,直接给我发红包,请我帮忙卖给他。
我今年会把龙猫指数这个东西做到百度搜索里去,再打磨几篇就开始自媒体矩阵铺开,也学习一位大佬的方式,把自己的名片上印上百度搜索,再印上公众号。
这样别人在与你相遇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信任你,对你这个个人品牌有一个认识,对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业务都了解了。
这降低了我的沟通成本,我不需要跟他介绍我是干嘛的,我之前做过什么,我的想法和格局是什么,只需要看我的新闻和文章即可,认可我的人自然会加我成为我的好友。
我个人认为,个人品牌有没有名气这个标准,一看粉丝数,二看思维格局和过往案例,三看背书够不够响,四看第三方媒体对你的评价。
其实一个 22 岁的男人,正常来讲是大学还没毕业的,最开始靠普通的投简历找工作我这种人基本上过不了初筛,100 个 HR 里 99 个得怀疑我简历造假,文化素养低,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其实我个人非常好学,而且无不良嗜好。
靠打造自媒体个人品牌蹭大 V 公信力,靠分享和散财聚人,现在路就宽了很多。给很多群里的大佬一个参考吧,我也不是特别有名气的一个个人品牌,如果这个自媒体我是完全以自己的名义和力量去推动的话,应该会很弱。
但是有了尊师波旬这个大 V 给我做了背书,再加上我平时的分享,得到了波旬粉丝的一个支持,我才能很快做出被几百个人上千个人认可,现在不管是找工作也好,还是做项目合伙也好,都是不愁的了。
进群以后听了财神哥的分享,让我更坚定的走这条分享的路,过几年的出路可能与财神哥类似,我个人的品牌是一个全网营销的入口,我的朋友是一群各领域的专家,我们以一个专注分享的网络组织的形式存在,这将是我第二次做网络组织。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财神团队给我这次机会来跟各位大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