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9年的,2012年毕业的。毕业后通过努力一点一滴把公众号从1个粉丝做到现在的本地号前三,现在公司规模将近50人,今年的利润加起来有几百万了。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下我做公众号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赶上微信公众号红利期 我在12年刚刚毕业的几个月后在一次浏览新闻的时候刚好浏览到了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的消息,那时候我还正在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空闲时间比较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开始运营起了公众号。 当时微信公众号还处于红利期,参与的人还比较少,竞争也不像现在那么激烈,每个号涨粉也涨的很快,当时的情况是:你都不用考虑文章写的好不好,只要定时发文章,粉丝自然就会涨。 2在银行和证券日报打工的日子 在银行上班了几个月后我很快的就看到了这个岗位的天花板,上升通道也基本被锁死了,看清状况后很快又离了职,跳槽到了证券时报。 由于白天还要上班,一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又找来了高中同学一起合伙弄,我负责运营情感号和财经号,我高中同学负责运营本地生活号。 3自己开始重新做微信公众号 在看到如此巨大的市场情景的情况下,15年初我和我朋友纷纷辞职开始专心运营公众号,成立了公司,招了几个编辑来专门负责内容这一块,我就专心研究运营和洽谈广告。 4all in 本地生活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摸索后我决定了all in本地生活的策略。 于是开始大量的用大号给本地生活号导流量,在这个过程中粉丝很快就涨起来,做着做着一统计发现不经意间就做到了本地号前三,在这座城市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关注了这个账号,广告更是接的停都停不下来,年底一算,利润居然高达几百万! 5总结 一个人的命运啊,除了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如果长期发的文章没什么深度,不能得到用户的喜爱,甚至还会出现大量掉粉的状况。 之前虽运营了十几个号,但都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收入,甚至由于缺钱后面还去了两家公司上班,最后才摸索出一套成熟可行的盈利模式。 后来在市场的厮杀中果断的看到了情感号和财经号的天花板,并及时的调整了策略选择了更垂直细分的本地生活号如今才能站稳市场前三。 比如在2016~2017的视频元年又分别尝试了漫画、视频、职场、美食号这些领域,最后前几个都失败了,只有1个美食号脱颖而出。 前几个号合计造成了上百万的损失,但由于美食号的成功而带来的广告收入很快就弥补了这部分的损失,所以不要怕失败,多尝试,万一成功了呢。 来源:打工一家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XXX(非新媒之家)” 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创业不易,新媒之家助80%草根创业者成功创业! 快去下载新媒之家APP,你要的知识、人脉、资源、工具都在这!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